内蒙古在线_内蒙古热线_内蒙古新闻门户

热门关键词: 

守好“农业芯” 端稳“金饭碗”

来源:互联网 作者:内蒙古在线 发布时间:2022-06-09

  趁着和煦的阳光,李素萍研究员和她的“向日葵遗传育种团队”忙碌在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的试验田里,开始了他们一年一度的育种科研工作。

  “你看,这边是‘科阳’系列杂交种,这些品种生长旺盛、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那边是国外的食葵杂交种,长势也很好,但皮壳厚、粒短,不适合老百姓嗑食的习惯。”李素萍说。

  作为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作科所向日葵研究室主任、内蒙古向日葵学科带头人,李素萍20多年来植根于向日葵遗传育种与产业化研究中,为“育好每一粒向日葵种子”努力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向日葵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内蒙古是我国最大的向日葵产区。我区年均种植面积约600万亩以上,约占全国向日葵总面积的40%,其中80%左右是食用向日葵,向日葵产业在种植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农民收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种子,事关饭碗安全。但在2010年前,我国食用向日葵品种95%以上为海外进口品种。如何拨开“卡脖子”之手?

  李素萍带领团队提出了“抗病优先、理想株型、优质与高产兼备”的育种技术路线,通过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结合的方法开展一系列科研攻关,最终为内蒙古创立了较为系统、完整的向日葵育种理论与技术体系,并从2009年开始陆续选育推出了兼顾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好、熟期广的“科阳”系列食用向日葵杂交种。

  一粒向日葵种子的“突围路”,只是我区加快从种业大区向种业强区跨越的一个缩影。

  农为国本,种铸基石。我区先后出台自治区种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十四五”种业发展规划、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今年4月15日,自治区《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出台,更为我区种业振兴行动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

  “全面普查”夯实种质资源基础——

  我区开展了农牧业种质资源普查,新征集农作物种质资源3567份,登记畜禽资源2.2万条,基本摸清了资源家底。

  在27个旗(县、区)重点开展种质资源系统性调查和抢救性收集,组织实施农作物资源精准鉴定评价,林草种质资源普查进入攻坚阶段。

  “揭榜挂帅”提升育种创新动力——

  聚焦我区优势特色产业,启动种业振兴“揭榜挂帅”专项行动,发布第一批草业、奶牛、马铃薯、肉牛、肉羊等“5+N”领域共12项榜单,连续稳定支持育种创新技术攻关,深入推进种业科技成果转化。

  启动实施玉米、大豆、肉牛、肉羊等优良品种后补助奖励,对我区通过国家审定品种、推广面积进入全国前列品种、入选国家种业阵型的育种企业给予一次性后补助奖励,对国家认定的畜禽核心育种场、国内排名进入前100名种公牛的育种企业给予扶优奖励。

  “看禾选种”加快良种推广步伐——

  全区12个盟市启动建设60个“看禾选种”平台,制定了平台建设实施方案,以品种展示示范为核心,按照“引品种、建基地、促推广”的思路,筛选适应不同生态区域、种植习惯、市场需求的主导品种,加快我区优良品种推广步伐。

  组织召开大豆扩种品种论证会,征集区内外同一适宜生态区大豆品种45个,确保大豆供种有保障;在阿拉善盟等5个盟市举办种畜评比、拍卖和交易会等活动,扩大“赛畜会”规模,展示宣传畜禽优良品种和良种推广成果。

  市场所需,即是研发所向。打通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堵点,就疏通了种业发展的痛点。

  在内蒙古牛产业越来越“牛”的背景下,赛科星集团作为种业创新主体,加快农牧业领域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目前,该集团是亚洲牛冻精生产规模最大、育种技术领先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1所家畜种业与繁育生物技术研究院、2座种公牛站、1个国家级荷斯坦奶牛核心育种场和1个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

  2021年4月,美国荷斯坦协会公布的乳用种公牛育种值排名中,全国前20名公牛中,该集团占13头,其中1头种公牛连续四期排名全国第一,产奶量、育种值位列全球第97名,是中国奶牛育种取得的最好成绩。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