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在线_内蒙古热线_内蒙古新闻门户

热门关键词: 

“以绿为底”品尝草原味道

来源:互联网 作者:内蒙古在线 发布时间:2022-06-10

  奶茶、奶豆腐、奶皮子……浓郁的香气弥漫在兴安盟科右前旗特润奶制品加工专业合作社。“来口刚出锅的奶豆腐吧!”老板娘金花热情地为过往游客端上了一盆刚出锅的奶豆腐,乳黄色的奶豆腐透着诱人的香味儿,游客品味着草原味道,感叹好生态带来的有形价值。

  “我是从小在牧区吃着奶食品长大的,每天清晨母亲都会把亲手熬制的奶茶和奶豆腐、奶皮子摆上餐桌。”金花深有感触地说,她学到了母亲精湛的手艺和制作醇正、味美、飘香奶制品的“秘诀”,那就是天然纯净的奶源、精良用心的制作和无菌真空的保存。

  因为制作奶制品手艺高超,牧点上人人对她做的美食赞不绝口。2016年开始,金花相继参加了多次民族传统奶食品制作大赛,在札萨克图第九届传统奶食品制作大赛及兴安盟那达慕科右前旗第十届传统食品制作大赛中均获得了一等奖,这也让金花更坚定了将奶制品从草原带到市场的决心。

  2020年,金花注册成立的科右前旗特润奶制品加工专业合作社正式运营。从当初的卖给街坊四邻,到如今的乘借旅游的东风,金花的奶制品也由当初单一的奶豆腐、奶皮子,发展为奶糖、黄油渣子、千层奶皮子等15个品种,每日用奶量最高可达到900斤,年产奶豆腐3.65吨、奶皮子3650张,每年纯收入30余万元。

  “牛奶真是宝,可以做奶豆腐、奶皮子、黄油,就连熬出来的残渣也可以做奶糖,一点不浪费。”金花对奶制品“小作坊”的发展信心满满。她表示,为了推动扶持奶制品加工产业,科右前旗政府给她的合作社投入135万元扶贫资金和30万元京蒙帮扶资金,让她建起了450平方米的厂房。如今,她的科右前旗特润奶制品加工专业合作社内,原料间、发酵间、奶皮子间、奶豆腐间、晾晒间、包装间一应俱全,传统的工艺、现代的生产加工设备,叫响了品牌,让传统奶制品产业焕发出新活力。

  在科右前旗草原上不仅有芳香四溢的奶制品,还有蒙古八珍之一,被称为“元玉浆”的酸马奶。“酸马奶也称为‘策格’,它营养丰富,具有强身健体,对一些慢性疾病也有辅助治疗效果,市场上供不应求。”那木吉拉是科右前旗蓝斑人酸马奶产业基地的创始人,也是兴安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策格酿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说起酸马奶的功效,那木吉拉如数家珍。

  那木吉拉说,从小他的家里有10匹马,母亲用传统“笨”方法制作酸马奶,喝着酸马奶,听着酸马奶的功效,耳濡目染,发展酸马奶产业的想法也在他头脑里萌发。创业之初,他多次到外地考察,学习技术,引进设备,在2017年成立了兴安盟第一家生产酸马奶的产业基地。3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内,配有检测设备、冷链运输车、冷库以及240平方米挤奶厅等基础设施。从最初的“小打小闹”到如今的颇具规模,那木吉拉的酸马奶产业基地已经达到日产鲜马奶500斤,年用奶量40吨,年收入100余万元,真正从“酸”产业中尝到了甜头。

  去年,桃合木苏木乌申一合嘎查采取“合作社+产业户+散户”产业化经营模式,投入集体经济150万元,为酸马奶产业基地建立了挤奶棚,购买了检测设备和60匹马。该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酸马奶200吨,年产值达800余万元,实现纯利润400余万元。那木吉拉还与通辽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签订了合作协议,把蓝斑人养马基地和酸马奶加工基地打造为通辽民族大学附属医院鲜马奶、酸马奶供应基地,每年为该医院供应新鲜马奶150吨,用于蒙医药制作与酸马奶疗法。

  近年来,科右前旗奶制品加工小作坊从“星星点点”发展为现如今的近30家,年用奶量达1200吨,产值近1000万元。

  从草原到城区,从小作坊到经营店,从牧区到旅游景点,家家有品牌,户户有特色,科右前旗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以绿为底”,走出了一条特色经营的新路子。(高敏娜 贺心欣)

上一篇:废弃秸秆变身“绿色财富”

下一篇:没有了

最火资讯